首页 机构概况 资讯 农业产业化 直播 影视 媒体链接 匠心策划 业务承接 AI创意
电话联系
手机联系

创新区域微贷产品 擦亮“荆品名门”品牌

  近年来,荆门市依托农业资源禀赋,着力培育区域公用品牌“荆品名门”,提升农业业态竞争力。

  为更好发挥金融服务“荆品名门”战略,荆门农商行细分当地特色优势产业,研发“桥米贷”“稻虾连作贷”“菇商贷”等本土化微贷产品,助力特色农业向品牌农业转型升级,让大批优质农产品走出湖北,走向全国,助推乡村振兴。

640.jpg

“桥米贷”让桥米畅销省内外

  京山桥米,早在明嘉靖年间就被朝廷定为“贡米”,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荆门农商行结合桥米种植周期、价格波动、产销形势等特点,自主研发“桥米贷”,让种植户根据桥米生产季节性和自身资金需求,灵活选择贷款周期和还款方式,随借随用、随贷随还。向湖北宫珍米业、京山万群桥粮米业等发放贷款4800万元,充实流动资金,带动提高桥米种植技术和产销规模,帮助企业在京山县京华农贸市场建成宫珍粮油配送中心、湖北放心粮油店,并建立物流运输体系,购置自有车辆将宫珍桥米配送到县城24家农产品专卖店,推动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+配送销售终端”桥米全产业链融合发展,深受当地市民青睐。

  2019年8月农商行两赴湖南长沙拜访袁隆平院士,介绍农商行支持桥米产业情况。袁隆平院士提笔书写“农商行 桥米贷”“建设三大银行 助力乡村振兴”,提升了品牌效应,推动京山桥米占全省高端稻米市场份额60%以上,打造京山桥米品牌。

“稻虾贷”蹚出致富新路子

  农商行组织80余户稻虾连作合作社、贩运户、农户等召开“稻虾连作贷·荆楚小康贷”产品推介会,集中宣讲量身定制免抵押、免担保、利率低的区域性微贷产品——“稻虾连作贷”。邀请技术专家提供技术指导,帮助搜集政策信息、土地流转信息、销售价格行情等,大力扶持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稻虾种养模式发展。通过集中面谈、评议沟通,对有资金需求意向的40户经营主体,授信200万元。

  经营户通过手机小程序登录相关作业平台,随贷随用、用完即还,十分便利。2022年累计发放“稻虾贷”900余户8000万元,帮助1200余户种养户、家庭农场投入到稻虾连作综合种养殖产业中来,助力全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到30余万亩,年产小龙虾4万多吨,蹚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共同致富新路子。

“菇商贷”让菇农菇商笑颜开

  作为荆门有名的“香菇专业镇”,栗溪镇有香菇贩运大户18户,年销售额约5400万元,户均300万元。由于香菇贩运户具备现金流量大、回款快、上下游分布广等特点,贷款需求旺盛,现有信用保证类贷款额度不能满足日常资金周转需求。

  针对痛点,农商行多次实地走访,在传统评级授信测算贷款额度基础上,增加测算经营户日常账户经营流量额度,将信用保证类贷款上限提高至100万元,推出“菇商贷”,满足了经营户大额贷款需求。

“乡村宜居贷”让乡村更美

 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直观标志。在农商行美丽乡村系列贷款的扶持下,荆门市众多乡村焕发新颜,变成全国知名的美丽乡村。

  南庄村位于钟祥市客店镇,境内距今1800多年的对节白蜡树、猴王寨、珍珠泉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。基于天赋异禀的自然资源,农商行试点推行“政府基金补贴+农商行帮扶+乡村旅游品牌”模式,投放120万元乡村宜居贷,支持南庄村建成“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”。

  如今,南庄村标准化建设旅游基础设施,统一修建畜禽舍、厕所,开展污水治理,农房进行立面装修,形成浓郁的乡情乡风,建成美丽乡村、旅游致富新样板。近年来,通过创新研发乡村经营贷、乡村宜居贷、美丽乡村贷、乡村小微贷,发放乡村振兴系列贷8600余万元,支持钟祥市彭墩村、明灯村、京山市马岭村、掇刀双井村建成省内外知名的美丽乡村,让越来越多的乡村“望得见山,看得见水,留得住乡愁”。